铸大国重器、汇雄师劲旅,破高墙壁垒、闯无人之境。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正在不断提升,“中国特色”在国际舞台上愈加掷地有声。而这,离不开高校一流学科队伍的垒石筑基、一流学科实力的拾级而上。
11月11日,2024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正式发布,中国内地高校18个学科勇夺全球之冠!
18个冠军学科及其所属高校分别是清华大学(化学工程、能源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东南大学(通信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河海大学(水资源工程)、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工程)、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武汉大学(遥感技术)、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中南大学(冶金工程)、东华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中国农业大学(农学)、南京农业大学(兽医学)。
从2017年至2024年,从7个世界冠军学科到18个世界冠军学科,中国高校学科建设突飞猛进,不断刷新历史最佳战绩。今年,中国内地4所高校的5个学科首次登顶全球榜首,勇攀学术高峰!
笃行致远求开拓,惟实励新攀高峰。抢滩世界前沿领域、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提升科创策源能级……中国高校学科建设正以磅礴力量,不断向科学技术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光彩!
瞄准科技前沿、引领关键领域,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使命。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第四次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明博体育平台抢占未来技术高地,开辟全新竞争领域,成为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迫切需求。
5G技术的普及,让世界见证了信息时代的飞跃,而东南大学通信工程学科,正聚焦6G研究,为未来的通信革命铺路。2017年,中国5G试点开通;2019年,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时代;2024年,6G研发提速正当时。从5G到6G的七年,映照着东南大学通信工程学科从全球第11名的起点,跃升至2024年的全球之冠,剑指一流更高峰!
汇聚顶尖智慧,成就学科明珠。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前身为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历史悠久,名师巨匠云集。陆军院士,主持完成首型国产预警机、出口预警机及空地协同系统研制,实现了我国预警机技术跨越式发展;崔铁军院士,实现了数字编码和可编程超材料,开创了信息超材料新方向;尤肖虎院士,领衔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G、4G、5G和6G研究,促进我国相关技术研发走向世界前列。
仅2024年,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科研团队便接连斩获多个国际通信领域权威奖项:IEEE马可尼论文奖、IEEE尼尔谢菲尔德最佳传播论文奖、IEEE通信学会Fred W. Ellersick最佳论文奖……其中,潘存华教授、任红副教授、陈明教授和尤肖虎院士的研究成果不仅荣获2024年度IEEE通信学会Fred W. Ellersick最佳论文奖,且连续多次入选ESI热点论文和高被引论文,是近三年发表在IEEE通信学会所有杂志期刊所有论文中引用次数最高的论文。在通信工程领域,东南大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世界。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面对未来绿色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如何实施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高校相关学科建设的新引擎。清华大学的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两大学科抢抓机遇、双双登顶,成就了学科领域的“双冠王”。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学科建设,优势学科聚集反应工程、分离工程、系统工程、核化工、生物化工等方向,抢滩能源化工、微化工过程、材料化工、工业生物催化、生态化工等前沿领域,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学科师资力量雄厚,院士领衔,高被引学者云集。化学工程系25人次入选爱思唯尔和科睿唯安中国高被引学者,超过40%的教师在多个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中担任副主编或编委,成为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的先锋。
环境学院,清华大学的绿色瑰宝,国际竞争力强劲,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斯德哥尔摩公约亚太地区能力建设与技术转让中心等2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区域中心的依托单位,占据环境科学领域举足轻重的地位。不止于此,《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英文学术期刊,是清华大学由院系创办的第一本英文期刊,于2009年被SCI收录,2023年期刊影响因子升至6.4,进入JCR Q1区,成为国际环境学术界了解中国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的理想平台。
学科特色型大学深耕特色,在优势学科领域厚积成势,在各自学科领域独占鳌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和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以其卓越的学科建设,长期位列全球前五,位居世界前列,2024年更是双双冠绝全球,成为各自领域的领航者。
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重大需求,中国矿业大学对标世界学术前沿,围绕“深地开发、深部构建、深度利用、新能源、智慧矿山”(“三深一新一智”)矿产资源开发学科领域,坚持能源资源绿色智能开发特色,加强矿山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等新能源领域创新研究。依托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深部煤炭资源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或省部级教科研平台,其矿业工程学科全力打造清洁低碳能源领域创新策源地,积极谋划能源领域“新文章”。
矿学期刊与日新,卓越学者步青云。2023年,中国矿业大学主办的《国际矿业科学技术学报》(IJMST)SCI影响因子突破10.0,创造了同领域期刊的历史最高记录,排名全球同领域期刊第一位。2024年,矿大主办的《深地科学(英文)》(DUSE)作为深地科学领域的第一本国际期刊被EI数据库收录。中国矿业大学的矿业工程学科共计7位教授入选2023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中国矿大,崇尚学术,追求卓越,在建设能源资源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上奋力奔跑,逐梦前行。
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中国农业大学,起于1905年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已历百余年风雨。中国农大,以农为基,扎根中国大地,引领世界农学先进水平。围绕人类营养与健康,以国家农业科技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为导向,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在生物育种、健康养殖、兽医公共卫生安全、农业绿色发展、农业工程、食品制造、中国农业农村发展与全球食物安全等领域的研究居国内外领先水平。其农学学科常年与瓦格宁根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位列全球前三,此次勇夺冠军,更是中国农学国际竞争力的跃升。
仅是2024年,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就在玉米、小麦、公共卫生等农业基础研究领域发挥“主力军”作用,发表《Cell》《Nature》《Science》高水平研究成果12篇,研制出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产品,打破国际垄断。除此之外,中国农业大学与美国康奈尔大学、荷兰瓦格宁根大学等成立了“世界顶尖涉农大学联盟(A5)”,推动了近20个教育科研合作项目,展现其在国际农业教育和科研领域的影响力,打造“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的生动实践。
中国高校,从来不缺攀登全球第一的决心。提升教学质量、加强科研能力、扩大国际合作,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步步拾阶而上。无论是为强国促学科之发展,还是为社稷谋学科之建设,中国高校朝着“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的目标前进,去看最高处的风景。
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源自服务于高校动态监测本校学科全球学术竞争力的数据系统,排名信息完全透明。每个学科点的各项指标数据均有明细清单可查,排名计算可重复、可检验、可模拟,授权高校可通过登录“世界一流学科数据监测平台”查看详情。
“世界一流学科数据监测平台”实时监测全球6000+ 所高校的40000+学科点的10多项学科竞争力指标,平台支持学校选择标杆学校、各国家/地区学校或自定义排名范围学校进行大数据对比,帮助学校找到国际竞争优势与差距,国际对标助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