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新闻

2024 QS 世界大学排名出炉这所学校连续12年蝉联榜首靠的究竟是什么?

发布日期:2024-09-06  来源:

  北京大学成为唯一跻身前 20 的中国高校,与普林斯顿大学并列第 17 位。成功进入世界前100名的中国大陆高校还有清华大学(排名24)、浙江大学(排名44)、复旦大学(排名50)和上海交通大学(排名51)。香港及台湾高校也有6所高校进入前100。

  美国高校上榜30所,英国高校上榜17所,澳洲高校上榜10所…… 其他大学的排名位次也是有升有降,但其中有这么一所大学,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巍然不动。它就是连续12年蝉联QS世界大学排行榜首位的麻省理工学院(MIT)。如果MIT能开口,大概又要高歌一曲:无敌,是多么寂寞。

  那么这所学校究竟凭何力压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一众名校,屹立世界大学排行榜第一多年不倒呢?

  新东方CEO周成刚老师就曾专门走访麻省理工学院,与这所大学的教授、学生交谈,深入了解这所世界顶尖的理工科名校,而这些都收进了他的新书《走向远方:穿越世界的教育寻访》。从中,我们或许能窥见这所学校始终走在世界前沿的秘密。

  与隔壁历史悠久的老牌名校哈佛大学相比,建校150 多年的麻省理工学院(MIT)像是一位年轻的后生,甚至不属于美国有著名的常青藤联盟(Ivy League)大学,只是编外成员,但这并不影响它在世界学术领域举足轻重的位置。

  走在世界尖端学术科技前沿的麻省理工学院,像是一个奇思妙想的孵化器。这一切甚至外显在了校园的建筑中。

  在《走向远方:穿越世界的教育寻访》这本书里,作者周成刚老师曾这么形容第一次踏入MIT的感受:目光所及,思维都被狠狠地撞击,就像当年梁启超初读龚自珍文集时通体“若受电然”之感。

  麻省理工学院里,极为引人注目的“32 号楼”(又称“ 斯塔塔中心”Stata Center),建造它的建筑师形容其为“一堆喝醉的机器人一起庆祝狂欢的派对”。

  尽管它在外形上没有循规蹈矩,但却是非常严谨的建筑作品,在保持独特审美的基础上也注重物理受力的极限,墙上每面镜子的角度和材质都是经过精密计算和精心设计的。这也是麻省理工精神的另一面:在创新中糅合了严谨和自律。

  此外,还有备受争议的克雷斯吉礼堂,它是美国第一个大型薄壳混凝土建筑,尽管有不少人批评该建筑结构有缺陷、没有和场地融合、色调过冷等问题,但1956 年美国著名建筑杂志《建筑实录》将其评为“百年最显赫建筑”第15 名。克雷斯吉礼堂在某种程度上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气质相得益彰,也成为了校园文化、社会和精神内核的一部分。

  “炼金术士”是麻省理工学院最著名的雕塑之一。2011 年,西班牙艺术家乔玛·帕兰萨完成了这件作品。雕像用不锈钢字母(包括阿拉伯数字、希腊字母和数学符号等)构造了巨大的人体形象。

  MIT的学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绝非外界以为的理工科书呆子。MIT主楼麦克劳伦大圆顶的建造者是本校毕业生威廉·伯斯沃茨,关于这个圆顶,发生的故事可谓层出不穷。

  1994 年的某一天,一辆警车出现在了麦克劳伦的穹顶之上,此事震惊了整个波士顿的媒体,人们纷纷追问缘由。事后才得知原来是MIT学生搞的一个恶作剧,他们拆解了警车的外壳,并用木头内部框架,趁着夜色在礼堂的圆顶上完成组装,别看是个小小恶作剧,操作起来却颇具难度,因为要赶在天亮被人发现前完工,学生们既要精确计算每个模块的体积,还要设想出最便捷的组装方式,参与恶作剧的MIT学生甚至还贴心地在车里留下一本怎么拆卸模型和清理现场的指南。

  此后,麦克劳伦大圆顶变成了恶作剧集中地,尤其在毕业季更甚。当然,学校其他建筑也未能幸免,比如校园建筑的外墙被搞成俄罗斯方块游戏的显示屏,学校也格外鼓励学生们的恶作剧,甚至在官网搭建了一个二级域名网站,明博体育官网可以做游戏排名。

  MIT的学生大部分时候还是“务正业”的。奇思妙想的背后离不开严谨的实验和数据支撑,在《走向远方》这本书里,周成刚老师采访了一位在麻省理工学院电子系读博的中国留学生,他在机器人实验室忙碌着,实验室主要研究机器人设计,大型机器人身高1.8 米,是个“灵活的大个子”,可以快速学习并完成很多高难度的动作。小型机器人就更多了,每个都有自己的特色。

  迄今为止,从麻省理工学院走出了98名诺贝尔奖得主,8名菲尔兹奖得主,26位图灵奖得主……美国太空探索历史上的很多基础技术都是来自麻省理工学院,迄今为止,学院培养出34 名宇航员,其中有4 位登月宇航员。

  在麻省理工学院,学术是没有边界的,科技是没有边界的,创新更是没有边界的。这些或许就是这所学校能始终走在世界科技与教育前沿的重要原因吧。

  其实,除了麻省理工学院,世界上还有众多各具特色的名校,它们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也同样可圈可点。

  2013年,新东方“探寻世界名校之旅”活动启动,7年间,周成刚老师带领团队穿越北美洲、欧洲、大洋洲、亚洲等地20多个发达国家,行程超过40万里,足迹遍布200多所海外名校,从教室到实验室,从食堂到宿舍,从图书馆到创业中心,采访了数百位学生、教授、毕业生、创业者、诺贝尔奖得主、校长和政府官员。

  在《走向远方》这本书里,作者走近名校,观察名校、探索名校,图文并茂地记录下旅途中的故事和风景、探访中的见闻与思考。

  这本书不仅有牛津、剑桥、哈佛、耶鲁等耳熟能详的世界名校,还有一些不为大众所熟知却同样极具实力与魅力的学校,比如专攻厨艺的蓝带学院、专攻音乐的柏林音乐学院、专攻美术的布雷拉美术学院、专攻飞行的南澳飞行学院等等。

  在时代的发展和文明的延续中,教育是一条至关重要的纽带。走向远方,看到世界教育百花齐放,也看到更多元化的成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