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全国高校学校名单》,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2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117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868所,含本科学校1308所、高职(专科)学校1560所;成人高等学校249所。本名单未包含港澳台地区高等学校。
与2023年6月教育部发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对比,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全国高等学校增加了45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增加了48所,成人高等学校减少3所。具体到普通高校中,本科学校增加33所,高职(专科)学校增加15所。
解读: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首次突破1300万人大关,达1342万人,比去年增加51万人。最近几个月,各地高校获批的消息密集传来,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5月以来,全国已有数十所高校升格、更名、新增及转设等获教育部批复的消息先后公布。随着《全国高等学校名单》的发布,来看最终情况如何。
对比2022-2023的高校增长情况来看,彼时全国普通高校新增61所,本科学校数量缩减(-5所),高职(专科)院校实现大幅增长(+66所)。而到了今年,普通高校中本科学校的数量确实有了明显的增加。
一批城市如愿以偿,获得了以城市命名的本科学校,这其中包括嘉兴大学、合肥大学、佛山大学等,还有一些新设学校出现,比如山东青岛的康复大学、广东深圳的深圳理工大学等。
分省份来看,本轮瓜分“年增48所普通高校”的主力是河南(6所)、山东(5所)、江苏和安徽(各4所),此外广东、江西、云南和海南也都新增了3所普通高校,与此同时,福建的高校数量则减少了1所(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被撤销办学)。
从各省份高校总数来看,河南高校数量达到174所,甩开江苏,晋级全国“高校数量第一省”;江苏和广东的高校数量分别达到172所和165所,分居全国第二、三名。
进一步来看各省份本科学校在全省普通高校数量的占比,北京本科学校数量占比达到73.9%,位居全国第一;陕西和上海的本科学校占比居二、三位,分别达到了59.8%和58.0%。作为“全国高校数量第一省”,河南的本科学校数量达到60所,但从占比来看,其本科学校数量仅占全省普通高校的34.5%,排名倒数第三,仅高于内蒙古和新疆。
今年河南新增的6所高校中,包括4所专科学校和2所本科学校。不可否认,增加专科学校供给,既能够提高河南的高考录取率,还能培养大量技术型人才,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不过,在专家看来,对于河南来看,高等教育的短板,还是在质量。如何提高省内本科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仍是河南创新发展的破局关键。
6月21日,广州市依托广州金控集团设立100亿元天使母基金,在第13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开幕式上正式发布。广州天使母基金锚定广州“3+5+X”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聚焦新领域新赛道,重点投向种子期、天使期项目,通过“母子基金”+直投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长期资本、境外资本支持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同时在基金考核评价、容错免责、风险防控等管理机制方面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提升天使母基金运作效能,引导各类资本真正敢于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湖北省加快未来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其中提到,到2026年,未来产业技术创新、企业培育、产业发展、载体建设等取得突破性进展,组织100项原创性、颠覆性技术攻关,培育100个引领性、创新性产品,制定100项关键标准和规范,打造100个标志性应用场景,发展壮大100家科技领军企业和创新型龙头企业,建设10家未来产业科技园和未来产业先导区,未来产业总体规模达到1000亿元。
6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发布。其中提到,到2027年,低空空域改革初见成效,基本构建自治区低空空管和运行服务保障体系,培育1-2个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低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通用机场建成数量达到50个、建设标准化临时起降场(点)100个,建成2个以上低空飞行综合服务站。低空经济制造业实现突破,引育3-5家低空经济头部企业和30家研发制造企业,聚集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100家以上。
6月20日,沈阳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沈阳市储能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到2025年,全市储能产业实现年产值200亿元,培育形成5-8家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集聚30-50家储能产业相关企业,全市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力争达到60万千瓦左右。到2030年,全市储能产业实现年产值1000亿元,培育形成10-1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集聚50-80家储能产业相关企业。
6月20日召开的浙江省质量强链工作部署会暨集成电路产业质量提升工作现场会上,绍兴发布实施集成电路产业质量强链“伙伴计划”,将聚焦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链重大质量瓶颈问题,通过聚集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明博体育平台技术机构等资源,建强集成电路产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组团开展质量攻坚、质量标准制(修)定、质量技术服务、质量人才培养等活动,构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联动产业体系。
据央视新闻消息,广西桂林遭遇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不少受访的当地居民认为,此次桂林城区被淹,主要是因为上游水库泄洪引起,大家措手不及。有居民对水库的调控提出了质疑,也有居民认为,水库的水满了,泄洪也是无奈之举。
对此,广西壮族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应急管理厅副厅长周运逵接受央视《新闻1+1》采访时表示,此次桂林城区出现严重内涝,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一,6月16日桂林漓江刚刚发生了一次超级洪水,洪水还没有完全消退,漓江的水位还是相对比较高。其二,上游多地也发生了超过250毫米的特大暴雨,形成了大量的径流其三,上游调节洪水的4座水库,在上一轮降雨过程中蓄水已经满了,发挥不了拦蓄洪水的作用。因此上游的水一来,就马上迅速倒灌进入城内,形成比较严重的洪水。
周运逵说,是不是与水库泄洪有关,其向水利部门了解,主要原因是由于上游的水库水位已经满了,上游来多少水只能被动地泄多少水。有部分群众认为当地当时已经不下雨了,为什么还在涨水,误认为是水库泄洪造成的。关于这方面的情况桂林市已经请专家向市民作了解释。
据国家能源局6月20日消息,6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77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第二产业用电量53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第三产业用电量14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
1~5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383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36570亿千瓦时。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4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第二产业用电量253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第三产业用电量69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55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
6月19日,中指研究院发布了《2024年城市开发投资吸引力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上海、北京、深圳和广州四个一线城市房地产投资吸引力排名依然领先全国,其中上海位列全国第一,杭州、成都、苏州等城市综合表现较好,位居全国前十。
中指研究院表示,当前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已发生重大变化,房地产市场整体仍处于调整阶段,未来供需两端政策有望继续落地落实,促进市场预期修复,核心城市在政策优化、居民购买力较强等因素支撑下,房地产市场有望率先实现筑底企稳,企业也应抓住政策和市场窗口,持续深耕主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