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本申请中,选专业的重要性,有时不亚于选择大学。但美本成百上千个专业,选什么专业,是个挑战。是以孩子的兴趣为主?还是看学校名声?职业发展?看看名校生们的选择,以及美国本土的薪酬报告,或许可以打开思路。
这两年,留学话题下面,关于“钱”的讨论越来越多:一边是顶尖私立大学涨学费要钱,另一边是有的孩子拿着名校文凭却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不少人用“留学百万月入五千”自嘲……
如果考虑投资回报率,那么这年头,选专业的重要性完全不亚于选学校。就算是名校也有“毕业即失业”的天坑专业,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学校也可能有近乎“包就业”的王牌专业。
一方面,看名校生的选择。藤校、斯坦福、MIT等顶级名校的大部分学生本身就来自精英家庭,在选专业这件事上,掌握了更多的信息资源,也是毕业后最能“吸金”的一拨人。
另一方面,看大数据。像US News、纽约联储银行、美国人口普查局等权威机构都一直在关注大学专业与就业的情况,长时间、大范围、大数据,从更大尺度上刻画了各个行业的发展曲线。
根据去年的美国门户开放报告,在美中国留学生最青睐的三个专业,分别是数学和计算机(23.1%)、工程(17.2%)、商科和管理(14.6%)。
虽然这几个专业在美国本土学生中也很热门,但是他们的选择还是更贴近美国本土的社会情况。尤其是TOP20大学学生的专业选择,体现了他们对自己职业生涯的思考和规划。
在TOP20大学,什么专业最受欢迎?看看去年毕业生的选择,大概就有数了。
根据美国教育科学研究所(美国教育部部门)的最新数据,2021-22学年TOP20大学颁发的学士学位,按人数排列的前五个专业分别是这些:
可以看到,计算机科学、经济学,几乎是每一所学校的热门;随之兴起的工程学、生物科学相关的大把专业,也收获了不小的人气;此外,政治学和管理学在部分学校也颇受欢迎。
这样看下来,感觉想学计算机或者经济学,好像去哪所学校都差不多。不过,除了最热的专业,每所学校也都有自己额外的的顶流。在综合对比了过去3-5年的数据以后,外滩君发现,这些专业一直有稳定人数的毕业生:
一部分是具有较大转专业灵活度的专业,比如社会科学类的政治、国际关系、历史,都有利于申请法学硕士,还有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也有很大的换赛道优势;
普林斯顿的学生对互联网大厂裁员非常敏感, 在2025届学生这里,计算机科学专业四年来第一次出现热度下降,尽管这并没有撼动它作为最受欢迎专业的地位。
从校方自己的统计数据来看,每年选择国际与公共事务、经济学的学生人数仅次于计算机科学。此外,跟法学关系紧密的政治学、历史学,跟数学紧密相关的运筹学,也都是选修人数靠前的专业。
在US News历史专业榜单上排名第二的耶鲁,其历史专业的含金量不用多说。在连续几年的本科生调查中,尽管分子、细胞与发育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也很火热,但还是撼动不了政治、历史、经济在耶鲁的地位,选修人数一直名列前茅。
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生的专业选择,和大趋势差别不大。不过历史学近10年来也一直比较坚挺地占据着一定的比例,最近几年甚至比例还略微上涨了。
尽管社会科学类专业在哈佛一直占据着一席之地,比如选修政府学(Government)的人数依旧每年会进TOP5,但连续几年毕业生调查看下来,社科终究是开始降热度了。
相反,听起来很硬核的应用数学专业,毕业生人数开始稳定进入TOP5。尽管,根据美国国家教育中心估计,数学专业的流失率高达52%,但数学专业的就业方向非常广泛,许多学生都选择了金融、软件开发、精算等高薪职位,还有一部分数学家可以直接被政府雇佣。
另一所同样有数学热的藤校是布朗,除了那些热门专业,应用数学专业的毕业生人数一直占据着一亩三分地。
强大的理工背景,让MIT人数最多的专业,不出意外是工程学,而且是各种各样的工程学。计算机学科与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这三个专业5年以来占据了绝对优势。紧随其后的,是和计算机科学和工程紧密相关的数学和物理专业。
和MIT有着强烈竞争感的加州理工学院,情况基本差不多。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两个点,发散出去的许多学科都大受学生欢迎。
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虽然不是专攻工程专业,但是作为生物专业的顶尖院校,以生物学科为核心,各种延申专业也人气颇高。比如和社科结合的公共卫生专业,还有和工程结合的生物制药工程。
根据达特茅斯这几年的毕业生统计,经济、政府学、计算机科学、工程科学,几个专业的毕业生人数一直占据榜首。其后,是生物科学、实验心理学。
宾大是藤校里唯一一所计算机科学毕业生没进前五的大学。连续9年的新生报告显示,宾大新生们对生物科学、工程及应用科学的兴趣也越来越大。
不过,牢牢占据宾大每年毕业生人数大头的,除了王牌的金融和经济,还有一个护理专业。宾大设有专门的护理本科学院,可见其分量。在TOP20中,杜克大学的护理专业同样成为TOP5的王牌专业。
康奈尔大学不负酒店管理全美第一的美名,酒店/汽车旅馆管理/管理专业一直以5~7%的录取人数,成为康奈尔毕业生中人数第三或第四位的专业。
综合几年的数据来看,计算机科学、经济学、工程学、人类生物学(Human Biology)一直占据着斯坦福TOP5人气专业中的四个位置。
不过,有一门符号系统专业(symbolic systems)的人气也不俗,这是斯坦福的一门特色专业。根据The Stanford Daily发布的《本科专业选择变化十年趋势报告》,它和数学与计算科学专业在10年内的申请增长幅度,分别达到了104%和108%,甚至超过了大热门计算机科学(91%)。
这两个都是跨专业学科。大家不太熟悉的这个符号系统专业,就是结合计算机科学、语言学、哲学和心理学,来探索智能和人机交互的不同方面。课程要求学生参加不同级别的哲学课程、语言学课程、心理学课程,并选择可能涉及生物学或经济学课程的专业。
总的来说,大趋势上的大热门,几乎在每个学校都热。但是,学生多样的兴趣,结合学校自身的特色专业,也让名校生在大方向中,有更个性化的选择,也值得后来人参考。
要问什么专业,毕业后最能吸金,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报告,但部分结论相同。比如医学和工程大学专业,无疑是当下美国就业市场最吸金的两个领域,而对口专业也成为了潜力股。
众所周知,薪资高往往也意味着竞争压力大,学习成本高,都需要耗费巨量的金钱和精力。不过,随着就业市场发展,也有一些看似小众的专业靠剑走偏锋,实现超越。
随着人口老龄化,健康、护理类职业需求大涨。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去年年收入中位数最高的20个职业里,18个都是各类医生(包括牙医)。
不过,以125,900美元年薪排名第20的护士职业(麻醉护士、助产士和执业护士),也有自己的优势。入行仅要求硕士学位,而且预计就业人数10年内将增长38%,远超平均水平。
这几年提供本科护理专业的大学也越来越多,US News也给出了自己的榜单。不过有部分还未得到国内学历认证,需要提前鉴别:
本科的运筹学有点“万金油”,职业走向与日前很火的商业分析、金融工程专业有很大部分的重合,比如咨询公司,证券,银行、基金;当然毕业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选择去科技公司、加工制造业、时尚产业等等。
商业分析是一门融合商科、数学、计算机的新兴交叉学科,良好的就业前景,也让它这几年的申请热度越来越高。
除了本科专业,STEM类专业也很方便在硕士阶段申请这个方向。根据Payscale的数据,商业分析师年薪较高,为69,785美元。
除了TOP30大学的商学院,还有些大学虽然综合排名靠后,但它们提供的商业分析项目可以排入全美TOP20,本科阶段也都能提供商科专业:
运动机能学(Kinesiology)又称人体运动学或人体动力学,是这几年的新兴学科。根据PayScale的数据,平均年薪可以达到68,000美元,而行业中的佼佼者,甚至可以拿到127,000美元。
就业方向有体育教练、运动营养与运动伤害防护师、体育科学研究人员,全民健身指导及研究人员、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师资以及其他相关专业技术工作。
大多数运动学课程都以运动或训练为重点,一些学位要求大四时参加实践课程。根据选择的大学,运动学学位课程会有很多变化:
Arts下面的运动机能学,解剖不需要实操,同时会对心理学的课程有一定的要求;
跟国内的冷门不同,美国很早就开始了这个领域的探索,大学也都实力强劲。由于各个大学这个专业的名字并不完全相同,这里列出了收录专业更全面的Niche榜单上,排名靠前的几所大学:
专注于薪酬的美国数据公司Payscale的统计中,石油工程师的本科毕业起薪97,500美元,职业中期薪资达到了176,900美元,绝对是被低估的小众就业方向。
主要雇主包括雪佛龙公司、英国石油公司、康菲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等。不过,这个行业女性很少,仅占 11%。
提供石油工程专业的学校,乍一看平平无奇,但它们是这个领域真正的专家。比如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石油工程专业,在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同样位居榜首大学专业,实力毋庸置疑。
本科起薪中位数72,000美元,职业中期薪资中位数112,000美元的就业形式,让航天工程也一直占据着高薪就业榜上的头几名。
尽管留学生毕业后想进入美国的航空航天行业相当困难,但在这个专业学到的动力学、自动控制、导航、通信工程、材料、制造等专业知识,也让毕业生们可以进入汽车、新能源等行业工作。
除了石油和航天,PayScale的统计中,还有一些细分的工程专业,也有着相当的就业前景,包括化学工程、系统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电子/电气工程,以及它的细分方向之一:光学科学与工程。
在US News上,但看工程专业的项目,一些工程强校在这些领域有时甚至超过藤校:
尽管土木在国内现在被认为是“天坑”专业之一,但是在不少榜单中,和建筑专业相关的土木工程(Civil Engineering)、建筑服务(Construction Services)、建筑科学(Building Science)等专业,也凭借着60,000~69,000美元的起薪,和100,000~169,000美元的中期年薪,受到不少学生的青睐。
越来越多的大学都开始在跨专业领域探索,最常见的组合就是数学、计算机、艺术、生物这四大方向。头部顶尖大学开设的一些跨学科专业非常具有代表性。
不过,跨学科专业的项目对学生的要求都很高,很多学校都会要求每个专业需要修读多少门课程和学分,有些甚至要求至少大二才可以选择这些跨学科专业。
随着文科式微,这些年涌入计算机科学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也意味着,本科专业的申请难度也越来越大了。
这也让一部分家庭考虑充分利用美国大学的转专业机制,曲线救国,让孩子最终进入火热的计算机系。
名校生的选择也好,薪资报告也好,基本都是以未来薪资为主要评价标准的。但学一门专业,绝不仅仅是日后找一份工作这么简单。兴趣、能力缺一不可。
堪萨斯大学教育学院杰出教授赵勇,就用过一个简单模型来处理兴趣、能力、求职几个因素:
首先,兴趣真的非常重要。《》撰稿人Kevin Roose对金融、咨询行业有过长期观察,他发现,大部分因为薪资进入这两个行业的名校生,往往坚持3-4年后就迫不及待地想要离开。只有有明确入行目标的人,才能每周在桌子前工作100个小时。
如果,硬要转到自己不擅长的赛道,未必能得到理想的结果。有准备文科“转码”的博主分享过自己的感受:在正式转专业以前,她从没想到惯发散性的文科思考方式,和注重结构化的理科思维方式,两者的差别大到会影响学习过程,甚至会影响日后工作的感受和热情。
还有南加州大学的学生在博客上分享道,他一直对生物有浓厚的兴趣,在了解到以后可以走医生这个职业道路以后,进大学时就主修生物学明博体育,并攻读医学预科。
但他很快就发现自己对医学没有那么大的兴趣,而且他还很容易犯恶心,很难胜任医生这个工作。可是,他也不想完全放弃自己喜欢的生物专业,也不想做生物学家一度苦恼要怎么办。在和指导老师几番深谈以后,他思来想去,他决定重拾自己的工程师梦想,选择了生物医学工程。
尽管有两次考试都没考好,但最终他还是顺利达到转专业要求。不得不说,这个已经是个代价很小的经历了。
如果真的决定要走曲线救国的方案,Quora论坛上,曾有答主给出建议“一定要确认目标大学和目标专业是否接受转专业”。
尽管美国大学转专业很灵活,但凡事总有例外。像大热的计算机科学专业,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斯分校,两所学校是完全不允许学生转入计算机科学专业的。
其次,是抓紧时间。普林斯顿大学就在官网上写着这样的温馨提示:通常,大二后转专业就已经变得比较困难。进入大三后,因为很多基础课程具有连贯性(或者有前置学习要求),这时候转专业会变得极难。
其实,大学转专业,要求无非就几个:(1)完成特定的必修课;(2)保证一定的GPA;(3)极小部分计算机相关的跨学科专业还要求学生有作品集。成功的一大关键就是早计划早准备。
这几年,美本申请无疑是越来越难,计算机、工程这类的热门专业,竞争也不言而喻。不过,从名校生的选择,以及薪酬报告来看,就业市场越来越需要复合能力的人才,需要能解决真实问题的人才。
尽管薪资是评价专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没有永远热门的专业,也没有永远冷门的专业。追根溯源,选专业最重要的底层逻辑仍然是能力发展。这也是为什么类似“计算机科学+X”“工程学+X”的组合式专业越来越流行。以点带面式的专业学习,或许能打开选专业的思路,看到学校和职场之间更宽广的通路。